(未经同意请勿转载)
我是人非与人是我非,四个一模一样的字,却因排列组合的不同,而组成了词义截然相反的的句子。现实生活中,说话的语言与语气恰恰反映了立足于哪句话的出发点和态度。
拥挤的公交车上,乙踩到了甲的脚,不但不道歉还觉得甲妨碍他了,不满意地瞅着甲。而甲则向乙道歉道:“对不起,我的脚放的不是地方,硌着你了!”反而使乙不好意思了,轻易地化解了乙的怨气。乙的出发点是我是人非,而甲则是人是我非。
“你听没听明白我的话?”我是人非的态度给人感到不客气;“我说话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吗?”人是我非的态度令人感到温文尔雅。
“你说些什么?”我是人非的语气令人感到有点别扭;“我没能理解你说话的意思。”自己笨的语气令人觉得舒服。
“别人总是刁难我。”指责别人导致了我是人非的语言;“我总是得罪别人。”责怪自己导致的是人是我非的语言。
一次我从海里游泳刚上岸,走到自己的放衣处时,听见旁边的游泳者大声呵斥我的宠物狗迈迈。原因是迈迈踩到了他放衣服用的塑料布,并说:“上海游泳带什么狗啊,尽添麻烦。”好像还要和我理论一番。我一看,他放衣服的塑料布上果然有几个狗爪子印。我赶紧道歉说:“实在对不起,我没注意看好小狗,这就给你擦掉。”我掏出擦身体用的白毛巾,将他的塑料布擦得干干净净。他的语气也马上缓和下来,还和我聊起天来。我不敢说这位游泳者是否是我是人非,也不敢说我多么有素养,但起码我的人是我非的态度和做法,却避免了了可能引起的争执。
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哪有那么多的大是大非,大多都是生活琐事中的小是小非。这些与生存无关的事情,真的是无关紧要,让一步又有何妨?不顾事实一味的我是人非,会导致生活的不安定;非大原则问题上的人是我非,会使我们的社会和谐安详。
评论